服务热线

17077414028
网站导航
新闻中心
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中心 > 针式过滤器气泡问题频发?原因与解决方法揭秘

针式过滤器气泡问题频发?原因与解决方法揭秘

更新时间:2025-11-24 点击次数:21
  在高效液相色谱(HPLC)、质谱分析或无菌制剂制备等实验中,针式过滤器被广泛用于样品澄清与除菌。然而,许多实验人员常遇到“过滤后溶液中出现大量微小气泡”的问题,不仅干扰仪器基线稳定性,还可能影响定量准确性甚至堵塞色谱柱。这一现象看似微小,实则涉及多个操作与材料因素。
 
  主要原因如下:
 
  滤膜未充分润湿:疏水性滤膜(如PTFE)若直接用于水相溶液,因表面张力高难以被润湿,空气被困在膜孔中,随液体挤出形成气泡。
 
  过滤速度过快:用力推注器过猛导致液体高速通过滤膜,卷入空气或使溶解气体析出。
 
  样品本身含气:超声脱气不充分的流动相或刚配制的缓冲液中含有溶解空气,在减压过滤过程中释放。
 
  滤器结构设计缺陷:部分低价针式过滤器内部存在死体积或密封不良,易残留空气。

  有效解决方法:
 
  预润湿滤膜:对于水相样品,先用少量甲醇、乙醇或异丙醇润湿疏水膜(如PTFE),再切换为水相;亲水膜(如尼龙、MCE)也建议用样品预润湿10–15秒。
 
  控制推注力度:缓慢、匀速推动注射器,避免突然加压。可采用带压力调节的过滤装置辅助。
 
  样品预先脱气:过滤前对样品进行超声处理5–10分钟,或使用在线脱气机处理流动相。
 
  选择优质产品:选用低死体积、一体化密封设计的针式过滤器,减少空气滞留空间。
 
  排气操作:安装过滤器后,先轻推少量液体排出前端空气,再正式过滤主样。
 
  值得注意的是,某些应用(如LC-MS)对气泡极为敏感,建议在过滤后静置片刻或再次短暂离心去除残余气泡。
 
  通过规范操作与合理选材,针式过滤器的气泡问题可以有效规避,确保分析数据的可靠性与实验重复性。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猪疫病检测箱的便携性与现场适应性

2025 版权所有 © 湖南中检维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 备案号:湘ICP备2021015049号-1 sitemap.xml 管理登陆 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

地址:湖南长沙市雨花区劳动东路1299号26栋 传真:86-0731-89717356 邮件:742655639@qq.com

关注我们

服务热线

0731-89717356

扫一扫,关注我们